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式过马路中的“破窗效应”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各种不规则的行为就会滋生和猖獗。

  中国式过马路实质上是破窗效应另一种方式的显现。

  试想在一个文明程度极高的城市,大家都在遵守交通规则,有个别人想混水摸鱼,闯红绿灯,肯定会被大家所排斥、所制止,其行为的力量得不到支持,自然这种不良行为就会得到遏制。而在一个“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城市,没走的人会被认为是傻瓜,而且违章没有任何成本,大家自然是跟风和随大流,破窗效应就会无限的放大。久而久之则成为了习惯,视红绿灯为无物,视生命为儿戏,这种行为实在是让文明程度较高的外国人叹为观止。

  要从根本上杜绝破窗效应,我觉得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宣传要深入。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大力宣传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以因违反道路标志标线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录像实例、确切数字、严重的危害性,唤起路上行人的觉悟。

  二是制度要完善。风险和违规成本过低,是“中国式过马路”的制度性根源。因此,利用视频监控、违规曝光亮丑、群众抓拍举报、文明服务劝导、将公民交通安全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保险、职业准入等挂钩的工作等手段,推进交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有效遏制“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

  三是行为要固化。将知识教育素养化。从学生引导入手,以成人的示范行为为榜样,大力宣扬遵章守纪的个人,号召广大民众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以严格的制度规定固化公众的行为,使广大民众形成遵守法律的意识,时时刻刻处处维护交通安全,杜绝破窗效应的发生。

  当然,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不仅仅是公众的问题, 一些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等设置不合理也是导致“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之一。交管部门要深入研究探索交通信号灯的合理配置,减少无车无人时空余等侯。

  如何走路,在中国语境下有着丰富的引申之义,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以一已之力,正确行路,文明行路,并以之为起点,高扬起文明的大旗,建设文明的城市。(孙建)

来源:厦门文明网

 

福建省礼仪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北环西路392号左海科技大厦B座10层1001 联系电话:0591-87869706 87869806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71号 备案号:闽ICP备08101305号